荒漠化治理/盐碱地治理 土壤修复技术
荒漠化治理
结构性土壤改良技术 | 先锋植物围封营造技术 |
|
|
生物治理技术:营林种草,保持水土;营造林带,防风固沙;小流域治理,护岸保滩。 工程治理技术:混喷植生技术、植物垫植物毯技术等。
| 植物培育技术决定了植物的成活率、生长发展状况。主要包括树种处理和选择技术、植物养育技术。 建立人工隔离带,人工防治与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
|
喷播技术 | 生物沙障技术 |
|
|
采用专用喷射设备分别均匀地喷播自制基材、营养液及种子。主要播种沙生植物,其具有水分蒸腾少,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发达等特点,可抵抗狂风袭击,并尽快将水分和养料输送到亟需的器官,其细胞内经常保持较高的渗透压,具有很强的持续吸水能力,使植物不易失水,能够适应干旱少雨的环境。 | 设置植物垫沙障,“植物垫”中生长出植物固沙。植物毯覆盖生长出木本、草本或林农经济植物。植物垫的树木在流动沙丘上扎成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同时有截留降雨的作用,能吸收生态水,具有抗蒸腾系统,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沙生植物的生长。固沙效果较好,且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 |
盐碱地治理
对盐碱地的开发治理应因地制宜,根据盐碱土成因、特点、利用目的并结合当地的气候、经济等条件,在一定区域内对盐碱地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深耕深松
疏松表土,增强透水透气性,阻止水盐上升。
防止土壤板结,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保水保肥,降低盐分危害。
区域排水
以蓄为主,通过循环压盐,改变土壤中盐分的分布,达到盐分向深层转移,减少耕作层含盐量的目标,同时通过适当蓄水,保证土壤内有充足的水资源,减少对下游水体的污染,达到生态目标。
植物垫客土压碱
将装有客土、有机肥、沙、基材和耐盐植物种子等成分的植物垫铺设在治理区,通过植物垫技术改良土壤。
客土—改善盐碱地的物理性质而使原土壤中的盐碱无法再通过毛管水的作用带到表层土壤中,有抑盐、淋盐、压碱和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
有机肥—增加土壤的腐殖质有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改良盐碱地的通气、透水和养分状况,有机质分解后产生的有机酸还能中和土壤的碱性。
底层铺沙压碱—降低容量,增加孔隙度和土壤含水率,调节土壤水、肥、气、热,土壤pH值和电导率下降,减少土壤返盐。为植物在盐碱土上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耐盐植物种子—耐盐植物通过吸收植物垫中的基材生长,可减弱地表水的蒸发。此外,植物翻入土壤,能增加有机质含量,产生各种有机酸,对土壤碱度起一定中和作用。
植物垫—植物垫表层材料可以聚盐阻盐,达到抑制土壤返盐的效果,从而有效的防止盐分向地表积累。
灌水洗盐
利用自然降水或人工大水灌溉,可促使部分盐碱沿土壤孔隙、裂缝向下渗透,将表层土壤的盐分随水带到底层。灌水后可搅动表土,使盐分增大溶解,以此提高脱盐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