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地下水治理 土壤修复技术
土壤淋洗技术
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作用的溶剂,通过水力压头推动清洗液,将其注入被污染土层中,然后再将包含污染物的液体从土层中抽提出来,进行分离和处理,可分为原位和异位化学淋洗技术。
固化稳定化技术
通过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将污染土壤与黏结剂混合形成凝固体而达到物理(如降低孔隙率等)或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固体沉淀物(如形成氢氧化物或硫化物沉淀等),从而达到降低污染物迁移性和活性的目的。
土壤气相抽提技术
通过在不饱和土壤层中布置提取井,利用真空泵产生负压驱使空气流通过污染土壤的孔隙,解吸并夹带有机污染物流向抽取井,最终在地上进行污染尾气处理,从而净化土壤的方法。为强化处理效果,污染土壤中通常安装若干空气注射井,向土壤注射空气以形成气路循环,促进土壤污染物的解析与去除。主要包括气相抽提井、真空泵、观测点、气相后净化处理系统等。
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主要通过培育选用对高浓度金属有较强忍耐性的植物,利用特定植物吸收、转化、清除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金属在根部积累来加强土壤污染物的固定,从而实现土壤净化、生态效应恢复的治理技术。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植物对污染物的直接吸收及对污染物的超累积作用;植物根部分泌的酶来降解有机污染物;根际与微生物的联合代谢作用,从而吸收、转化和降解污染物。
空气注入修复技术
空气注入技术是在SVE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过在含水层注入空气使地下水中的污染物汽化,同时增加地下氧气浓度,加速饱和带、非饱和带中的微生物降解作用。汽化后的污染物进入包气带,可利用抽气装置抽取后处理。可以修复溶解在地下水中、吸附在饱和区土壤上和停留在包气带土壤孔隙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渗透性反应墙技术
属于原位修复技术,主要通过在污染源的下游开挖沟槽,安置连续或非连续的植物垫渗透性反应墙,在其中充填反应介质,与流经的地下水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使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得以阻截、固定或降解。
化学氧化还原技术
利用氧化还原试剂引入地下,与地下水中污染物发生反应从而达到净化效果的一种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通过采用渗透格栅控制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释放形式,可以使这些地球化学变化或其它感观指标的变化对直接处理区以外的地方的影响减至最小。
电动修复技术
利用电动效应将污染物从地下水中去除的原位修复技术。电动效应包括电渗析、电迁移和电泳。电渗析是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土壤孔隙水的运动,主要去除非离子态污染物;电迁移是离子或络合离子向相反电极的移动,主要去除地下水中的带电离子;电泳是带电粒子或胶体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的迁移,主要去除吸附在可移动颗粒上的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