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絮凝剂 水碧清品牌供应生产直销污水处理絮凝剂
目数 | 粉末状 |
---|---|
名称 | 聚丙烯酰胺(PAM)系列 |
化学成份 | 丙烯酰胺 |
外观 | 白色粉末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包装规格 | 25公斤牛皮纸包装 |
PH值使用范围 | 7-14 |
规格 | 各种规格 |
执行质量标准 | GB-17514-1998 |
含量 | 99.9(%) |
CAS | 9003-05-8 |
品牌 | 北京水碧清 |
型号 | 各种型号 |
联 系 人:郭绍军 先生
电 话:86 010 57349868
移动电话: 13436502885
传 真:86 010 80570010
邮 编:100018
地 址:中国 北京市通州区 北京市通州区北关环岛西潞苑工业区
温馨提示:产品规格繁多,价格仅供参考,详情来电咨询或旺旺咨询!
聚丙烯酰胺分类聚丙烯酰胺产品简介:聚丙烯酰胺(PAM)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摩擦阻力,按离子特性分可分为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型四种类型。
1、絮凝性:PAM能使悬浮物质通过电中和,架桥吸附作用,起絮凝作用。
2、粘合性:能通过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作用,起粘合作用。
3、降阻性:PAM能有效地降低流体的摩擦阻力,水中加入微量PAM**能降阻50—80%。
4、增稠性:PAM在中性和酸条件下均有增稠作用,当PH值在10以上PAM易水解。呈半网状结构时,增稠将更明显。
聚丙烯酰胺的标准
名称 | 分子量(万) | 离子度(%) | 高效PH | 固含量% | 残单% | 外观 |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CPAM | 300-1200 | 20-55 | 1-14 | ≥90 | 0.05 | 白色颗粒粉末 |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APAM | 300-2000 | 10-50 | 7-14 | ≥90 | 0.05-0.15 | 白色颗粒粉末 |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 NPAM | 200-600 | ≤3 | 1-8 | ≥90 | 0.05 | 白色颗粒粉末 |
两性离子聚丙烯酰胺 NPAM | 1000-6000 | 5-50 | 1-14 | ≥90 | 0.05-0.15 | 白色颗粒粉末 |
1、洗煤用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使用数量可以设置在三十公斤到一百一十公斤之间;化工行业的废水使用量一般是五十到一百二十公斤之间;漂染行业的废水和造纸行业的废水**难处理,应该加大使用数量,把使用数量设置在一百到三百公斤比较合理,电镀废水行业和普通的工业用水一般都不要超过五十公斤。注意:(这几种行业的使用数量都是每一千吨废水的数量)。
2、生活污水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脱泥用的絮凝剂是不一样的。
如果工艺主体采用生化方法,也**是剩余污泥脱水(可能含有部分初沉泥),只需要阳离子PAM作为污泥脱水剂即可。
如果工艺主体采用物化方法,如一级强化,加载磁分离等工艺,一般是先加PAC调质,然后再加阴离子絮凝剂,加阳离子絮凝剂脱水。具体投加量要根据污水水质而定。
也有很多污水处理站,污泥脱水直接加PAC或者其他无机絮凝剂即可,这个在板框压滤机,特别是电子厂或者是小型污水处理站应用比较广泛。
PAM在作为污泥脱水剂使用的时候一般要与水的配比在0.1%--0.2%之间。溶解成胶水状的液体以后,再投加到污泥中进行混合处理。
与污泥的配比一般在5%--10%,有的更低,这个要根据污泥的浓度来确定,是通过现场的烧杯实验来确定投加量和使用型号。不同污泥、不同药剂、不同设备、不同管理水平,污泥的处理效果是不同的。
3、污水处理厂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污水运营污泥脱水剂。在和客户沟通的过程中,客户经常问到在污水处理污泥脱水过程中,污泥脱水剂投加量的问题。要相对准确的知道污泥脱水剂投加量的问题,首先了解这些参量,污泥的含水率,泥饼含水率,进泥量,进药量,配药浓度等。
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泥饼含水率:被脱污泥即泥饼的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泥饼含水率。
还要通过以下几个公式进行运算
1、加药量mg/L=加药质量/处理水量/配药浓度
2、处理水量投加药量=处理水量m3/h*加药量g/m3
3、干泥量=处理水量*【(1-污泥含水率)/(1-泥饼含水率)】
4、每吨干泥的药剂消耗g/m3=加药量/干泥量
1)絮凝作用原理:PAM用于絮凝时,与被絮凝物种类表面性质,特别是动电位,粘度、浊度及悬浮液的PH值有关,颗粒表面的动电位,是颗粒阻聚的原因加入表面电荷相反的PAM,能使动电位降低而凝聚。
2)吸附架桥:PAM分子链固定在不同的颗粒表面上,各颗粒之间形成聚合物的桥,使颗粒形成聚集体而沉降。
3)表面吸附:PAM分子上的极性基团颗粒的各种吸附。
4)增强作用:PAM分子链与分散相通过种种机械、物理、化学等作用,将分散相牵连在一起,形成网状。